华体会电竞

专业的铝圆片生产者

先进高效的生成铝圆片生产设备,月产量1500吨!

首页 > 华体会电竞 > 铝板

上交所科创板IPO-泰金新能经营状况分析

时间:2025-03-06 05:23:15 来源:铝板

  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金新能”或公司)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是国际上可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是国内贵金属钛电极复合材料及电子封接玻璃材料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

  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5G高频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能、航天军工等领域。公司以“替代进口、填补空白、解决急需”为宗旨,聚焦“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四大技术创新,构建绿色电解成套整体解决方案、高性能电极材料和密封连接解决方案三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体系。

  公司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5项国家级创新平台认证,且获批“陕西省钛基复合电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绿色电解关键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西安市电解铜箔成套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市级创新研发平台,担任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钛及钛合金)链主企业。

  高端电解成套装备及钛电极产品所处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与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领域,技术领域覆盖广、技术创新难度大,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电解成套装备及铜箔钛阳极所属行业与下游电解铜箔行业紧密关联,生产的设备主要使用在于下游电解铜箔的生产加工,包括电子电路铜箔、锂电铜箔等。近年来,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迅速增加,全球及国内锂电铜箔市场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主流电解铜箔企业纷纷投资建设生产线,进而拉动铜箔生产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设备的市场规模为200亿元,较2022年市场规模增长33.33%,2024-2025年将进入行业调整期,新的产能扩建项目有所减少,但随着行业的修复、更高性能的铜箔设备的推出、海外出口及复合铜箔市场的发展等因素影响,高工锂电(GGII)预测2028年中国铜箔设备将达到295亿元。

  据高工锂电(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市场规模为26.5亿元,同比增长20.45%。2024-2025年将进入行业调整期,预计到2028年中国阴极辊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2亿元;另一方面,作为与阴极辊配套的生箔一体机,近年来也迎来快速地增长的市场需求,2023年中国铜箔生箔一体机市场规模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7.19%。

  据高工锂电(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用阳极板市场规模为19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电解铜箔用阳极板市场规模将达28亿元,预计到2028年中国电解铜箔用阳极板市场规模将达到43亿元,2023-202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75%。

  2023年全球PCB行业市场规模为695亿美元,我国大陆PCB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329亿美元持续增长至2022年的398亿美元后,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回调至378亿美元。Prismark预测2023-2028年全球PCB产值复合增长率约为5.4%,2028年全球PCB产值将达到约904.13亿美元,中国PCB行业的市场走势与全球PCB行业基本一致,预计到2028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约461.80亿美元。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3年全球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为55万吨,较2022年下滑5.17%,主要系全球PCB行业市场需求低迷,2023年我国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为38万吨,占全球比例为69.09%,预计2027年我国电子电路铜箔出货量达到43万吨。

  2021年以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苏以及储能等市场的崛起,锂电池出货量保持快速地增长。高工锂电(GGII)调研统计,2021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543GWh,同比增长约77.45%;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920GWh,同比增长约69.43%;2023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达1,166GWh,同比增长约26.74%。

  据高工锂电(GGII)调研统计,2021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38.3万吨,同比增长70.22%;2022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56万吨,同比增长46.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69万吨,同比增长23.21%。GGII预计到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3-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35%。

  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同时带动锂电铜箔的出货量大幅度的提高,2023年我国锂电铜箔出货量达到53.5万吨,同比增长27.38%,持续带动对电解铜箔生产设备的市场需求。GGII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07万吨,2023-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92%。

  据共研产业研究院、智研咨询、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2015-2023年行业数据分析,国内锂原电池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9.65亿元预期增长到2023年的65.10亿元。伴随物联网、智能安防等下游众多新兴应用市场的兴起,预计国内锂原电池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

  连接器密封组件是连接器的核心部件,连接器是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据统计,2017-2022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由191亿美元增长至2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77%,预计2023年度将达到293亿美元,市场持续向好。

  混合集成电路封装外壳是混合集成电路的关键核心部件。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自2017年以来迅速增加,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销售规模达到12,0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28%,2023年预计达13,093亿元,2024年预计达14,205亿元,带动混合集成电路封装外壳的需求持续增长。

  封接玻璃粉是金属玻璃封接产品的核心材料,在封接产品中主要起密封、连接和绝缘等作用,能够很好的满足在光、电、热等使用环境方面的特别的条件。伴随物联网、智能安防、军工电子等下游众多新兴应用市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及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的逐步的提升,相应高性能的特种封接玻璃粉材料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

  随着国家对海洋、高原、空间环境、国防军工的重视和开发,相关设备和元器件需满足各种严酷环境或场景下的使用上的要求。如岛礁环境应用产品需要较强的抗环境侵蚀的能力,星载、探火和探月工程产品需要满足空间环境要求并具有更长寿命的能力,弹载及靠近发动机部位产品需要耐高温能力,高原环境需要能满足低气压环境下可靠工作的能力。因此,对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产品终端应用于大型计算机、5G高频通信、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铝箔化成、湿法冶金、氢能、航天军工等领域。国家有关部门针对上述行业均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政策。

  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专用设备制造业发展政策,《“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这些政策对高端电解成套装备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了相应要求,为行业相关这类的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另一方面,新材料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新材料行业发展政策,《数字化的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产业体系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版)》《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等,将高性能铜箔材料列为鼓励类产业,进而驱动对高端电解成套装备的需求量开始上涨及技术革新。

  2019年以前,全球主要高精度阴极辊主要由日本新日铁、三船等企业来提供,凭借其制造技术、工艺水平、成品质量、维修保养等方面的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占有率。2020年以来,国内设备企业加速阴极辊的进口替代,代表性企业以泰金新能、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及洪田科技为主,目前,国内已达到4-6μm极薄铜箔生产用阴极辊的制造水平,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阴极辊市场出货超1,350台,从市场集中度角度看,国内阴极辊市场集中度高,大多分布在在泰金新能、洪田科技、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TOP3市场占比超90%。2022-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用阴极辊主要企业出货量情况如下:

  国内生箔一体机产业链上参与的配件商较多,如上海佰晟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思德胶辊制造有限公司、诺庆制辊(上海)有限公司等,但国内具备极薄铜箔生产用生箔一体机整机供应能力的企业仍较少,主要供应企业有泰金新能、洪田科技、上海昭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

  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用生箔一体机出货超1,400台,主要生产企业为洪田科技、上海昭晟、泰金新能,TOP3市场占比超90%。2022-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用生箔一体机主要企业出货量情况如下:

  国内电解铜箔钛电极的供应商集中度较高,根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23年电解铜箔钛电极出货量约为6,100台,主要供应企业有泰金新能、宝鸡昌立、安诺电极等,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2023年中国电解铜箔用钛电极主要企业出货量情况如下:

  美国、德国、日本企业在电子玻璃材料领域布局较早,美国Elan、康宁,德国Schott,日本旭硝子、板硝子、中央硝子作为全球主要的先进玻璃材料制造商,在玻璃粉成分设计、检验分析和粉材制备等领域技术领先。

  国内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赛尔电子为代表的企业在玻璃粉的研发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国外领先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赛尔电子围绕关键玻璃封制品

  用封接玻璃材料无法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已实现了钛及钛合金、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封接玻璃的国产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不断进行有关玻璃材料和封接制品的推广应用,目前国内竞争对手较少,代表性企业包括南京广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西安迪博电子器件有限责任公司等。

  在电解成套装备业务领域,与公司业务或行业具有相似或相关性的同行业公司中,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与江苏洪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洪田科技母公司,以下简称“洪田股份”)的产品与公司类似。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威科技”)电镀设备与公司表面处理机存在一定相似性,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可科技”)、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元亨”)、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银河”)均为生产与锂电池相关设备企业,业务领域与公司相关,但产品没有重叠。

  在钛电极材料领域,迪诺拉(苏州)、马赫内托(苏州)、昆工科技及大泽电极与公司业务具有相似性,均从事相关电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在玻璃封接制品领域,深圳中傲新瓷科技有限公司与公司业务具有相似性,均从事玻璃与金属封装业务。

  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和玻璃封接制品等为主的产业格局,现拥有以阴极辊、生箔一体机、表面处理机、高效溶铜罐及钛电极为核心的完整电解成套装备生产能力,同时生产的铝箔钛阳极、水处理钛阳极、湿法冶金钛阳极、PCB钛阳极、电解水制氢用双极板等系列新产品也满足了下游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体现公司在钛电极产品上深厚的技术积累。

  公司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钛基复合电极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绿色电解关键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陕西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西安市电解铜箔成套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研发平台,并担任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钛及钛合金)链主企业,始终聚焦“绿色电解技术”、“旋压成形技术”、“表面涂层技术”、“密封连接技术”四大核心技术创新,相关这类的产品取得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公司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西安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合作,锻造了一支从事研发和产业化的人才队伍。

  公司是一家可提供高端电解铜箔生产用阴极辊、钛阳极、生箔一体机、表面处理机、高效溶铜系统等产品的全流程生产制造企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2022年,公司率先研制成功全球最大直径3.6m阴极辊及生箔一体机,2023年,公司阴极辊产品和铜箔钛阳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可实现4-6μm极薄铜箔的生产,已经实现国内大部分电解铜箔制造商和部分国外厂商的供货,市场认可度高,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好的品牌形象。

  截至2024年6月30日,企业具有研发人员93人,研发人员占比16.09%。此外,同时,公司注重技术和研发人员的业务交流,通过参加各项培训和课题,逐步的提升研发技术团队的业务能力,保证了公司的研发和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